隧道效应:
在讲隧道效应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实验。如图 10-1 所示,假设有一条像山坡一样高低起伏的滑道,滑道上有一个小球,二者之间没有任何摩擦力。如果我们让小球从 A 点出发滑落,而且出发时速度为零,那么小球最高能到达哪一点呢?
这太简单了,根据能量守恒定律,我们知道小球的势能会转化成动能,然后动能再转化成势能,最后会到达高度与 A 点相同的 B 点,如此往复运动。
如果我问你,这个小球会出现在 D 点吗?你一定会说,绝对不可能,因为 C 点是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。或者说,C 点是一个能量很高的势垒,小球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翻越它
对于经典粒子来说,的确是这样的。但是,如果这条滑道缩小到原子尺度,而小球是一个电子的话,上述结论就不成立了。量子力学计算表明,从 A 点出发的电子有明显地出现在 D 点的概率,就像是从一条隧道中穿越过去的一样,这就是量子隧道效应,它是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体现。
总结一下,如果微观粒子遇到一个能量势垒,即使粒子的能量小于势垒高度,它也有一定的概率穿越势垒,这种现象就叫隧道效应。隧道效应又称势垒贯穿,是一种很常见的量子效应。也就是说,崂山道士的故事在量子世界里是很平常的,一点都不稀奇。
当然,对于不同的情况,粒子在势垒外出现的概率大小是需要通过薛定谔方程仔细计算的。在一般情况下,只有当势垒宽度与微观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可比拟时,势垒贯穿的现象才能被显著观察到。如果势垒太高或太宽,隧穿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胡远东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30967451/article/details/113581143